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11-14 00:00
一个专属的学习空间
能点亮人生多少的可能
案主小婷(化名)的故事给出了温暖的答案
接案背景
案主小婷(化名),17岁,正值高三关键时刻。
她生活在单亲低保家庭,其父亲深受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困扰,无力照顾她的生活,更无法为她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。为了上学便利,案主只能常年寄住在城区里的表姐家,而父亲则独居于老家。
然而,生活的艰辛并未磨灭她的志气。案主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。她的心中怀揣着一个坚定的理想——成为一名医生,医治父亲的病,改善家庭生活。这份源于爱与责任的梦想,让人动容,也让社工看到介入的必要与希望。
个案需求分析
存在学习空间优化的需求
案主家庭困难,无法为其置办适宜的学习空间。同时,案主现有的“书桌”就是客厅的饭桌,面临着油渍沾染课本、学习资料与生活物品混杂的窘境。鉴于案主高考冲刺关键期,一个稳定且专属的学习空间,是其保障学习效率、维护备考心态的必需品。
存在慢性疾病管理知识需求
案主父亲独居且患慢性疾病,曾出现腰痛难忍却为了省钱而选择在家“硬扛“”的情况。对此,案主渴望增加慢性疾病知识的管理渠道,掌握实用有效的科普知识,比如了解可免费测试血压、血糖的渠道、学习简单易做的保健操等等,以预防和缓解父亲受慢性疾病带来的不适。
理论基础
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发展深受其所在环境系统的影响。案主的困境,根源在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薄弱。对于案主而言,家庭作为微观系统,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状态;而其家庭面临的社会资源匮乏,则进一步限制其获得外部支持的可能性。因此,社工的介入不仅需要关注个体层面的需求,还需通过整合社会资源,构建一个从个人到家庭的支持体系,从而为其成长提供更为稳固的基础。
服务目标
总服务目标:改善案主的学习环境,提升其家庭保健知识水平,为其构建一个从个人到家庭的支持体系。
具体目标:
1.链接社会慈善资源,改善案主的学习环境。
2.链接专业医疗资源,提高案主及其父亲的慢性疾病管理知识水平。
服务介入实施过程
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,社工采用"资源链接—能力建设—价值实现"的介入路径,通过链接慈善资源改善学习环境,整合专业医疗资源赋能保健知识,最终引导案主通过志愿服务实现自我价值。以下为具体实施过程:
第一阶段:
链接慈善资源,打造专属学习空间
社工确认案主需求后,在新会区慈善会的指导下,启动学习空间改造计划。针对案主在客厅饭桌学习面临的油渍污染、资料混杂等问题,社工采用个性化定制方案,并派发宣传单进行社会认捐,得到爱心人士捐赠的书桌、书椅和护眼灯,成功在客厅角落打造出功能分明的学习区。


第二阶段:
整合医疗资源,
提高慢性疾病管理知识水平
针对案主父亲的健康状况和案主的从医理想,社工积极链接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党支部的专业资源,邀请多名医生及护士上门开展入户慰问。医生及护士们慷慨解囊,为案主一家送上米、油等生活物质,还特意为案主送上一副羽毛球拍,实现了案主的微心愿。在慰问中,医生们通过讲述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经历,鼓励其坚定学医理想,让案主备受鼓舞。


此外,针对其父亲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医生们建议案主父亲定期进行血压、血糖测量,并告知其可到村居卫生站咨询是否有免费测量的服务,提高案主父亲自主进行身体健康的意识。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慢性疾病管理知识水平,护士们现场教学了一套易学易用的健康操。在此过程中,案主及其父亲认真学习每个动作要领,案主还表示之后会在假期中多抽出时间陪同父亲进行练习,此份孝心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赏。活动尾声,案主一家向医护团队赠送感谢状,为此次服务画下圆满句点。这张薄薄的证书,是对本次介入价值最有力的升华。




第三阶段:
引导志愿服务,促进自我价值提升
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,社工关注案主的全面发展,鼓励其结合自身兴趣参与到志愿服务中。案主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表现积极,工作认真,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,实现从“受助者”到“助人者”的角色转变,以及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。


成效总结
学习环境显著改善,备考质量有效提升
通过空间改造,案主拥有稳定且专属的学习空间,新空间功能分区明确,使其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备考。案主表示,有属于自己的"小天地"后,学习计划执行更加顺畅,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。
疾病管理知识增强,家庭照护信心提升
通过专业医疗资源的赋能,案主掌握到基础的健康监测与保健技能,能够对父亲进行科学的日常健康提醒。其父亲的健康意识也有所改善,开始配合进行简单的保健活动。
个人价值得到肯定,发展方向更加明确
在整个介入过程中,案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支持,使她的爱心与责任感得到鼓舞,让其毅然投身于志愿服务当中,体会助人的快乐,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,促成其个人成长与社会支持形成良性互动,使其拥有更强大的内心与力量迈向未来。
服务反思
链接社会资源是构建支持网络的核心
每一个像案主这样的困境青少年,都渴望更多温暖的双手,或许是有时间的爱心人士,能成为他们的“学业伙伴”;或许是企业与公益组织,能为他们改善生活与学习条件。帮扶从来不是社工的“独角戏”,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“大合唱”。
运用优势视角是实现“助人自助”的基石
社工在介入中始终以优势视角为导向,坚信每一个困境青少年都蕴藏着未被发掘的潜能。案主自身的责任感与优异成绩才是她能够实现从“受助者”转变为“助人者”的根本原因。社工通过鼓励其参与志愿服务与坚定其理想,是为其固有的优势提供展现的平台,从而催化自我价值的升华。
项目简介
本项目是新会区慈善会第九届慈善公益创投项目之一,由新会区青葵社工中心承办运营,项目聚焦困境青少年学习空间重塑与心理赋能两大需求,通过构建“慈善五二零”服务模式,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服务投放,开展包括摸底排查、学习空间改造、心理健康辅导、微心愿等主题服务,助力困境青少年改善学习环境,增强心理韧性,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