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5-09-05 00:00
每年的9月5日是
中华慈善日
关于《慈善法》
大家知道多少呢?
今期,慈善知识宣讲
为大家解读
慈善信托和慈善财产
慈善信托
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,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,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,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,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。
这里涉及到三个角色,一是委托人、二是受托人、三是监察人。
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其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。
慈善信托的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,应当按照信托目的,恪尽职守,履行诚信、谨慎管理的义务。根据信托文件和委托人的要求,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信托事务处理情况、信托财产管理使用情况。
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据需要,可以确定信托监察人。信托监察人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监督,依法维护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权益。
设立慈善信托、确定受托人和监察人,应当采取书面形式,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。
慈善财产
慈善组织的财产包括:
(一)发起人捐赠、资助的创始财产;
(二)募集的财产;
(三)其他合法财产。
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,不得在发起人、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。
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、挪用、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。
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、增值进行投资的,应当遵循合法、安全、有效的原则,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。
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,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,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。
好啦,今天的慈善知识
就分享到这里啦
我们下期再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