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注册 退出
  • 首页
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财务会计报告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  • 收支明细
    • 2017慈善捐款
    • 2016慈善捐款
    • 2018慈善捐款
    • 资金划拨公示
  • 公益基金

  • 慈善项目

  • 新闻资讯

    • 慈善公益创投
    • 慈善文化
    • 捐赠光荣榜
    • 慈善掠影
    • 媒体报道
    • 机构动态
    • 慈善动态
    • 项目动态
    • 视频新闻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基金动态
    • 爱心资讯
  • 慈善文化

    • 爱心慈善家
    • 慈善爱心企业
  • 下载中心

    • 常用表格
  • 帮助中心

  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慈善会介绍

    • 管理制度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机构章程
    • 慈善会介绍
    • 捐赠方式
    • 管理架构
    • 大事记

→ 新闻资讯

  • 慈善公益创投
  • 慈善文化
  • 捐赠光荣榜
  • 慈善掠影
  • 媒体报道
  • 机构动态
  • 慈善动态
  • 项目动态
  • 视频新闻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基金动态
  • 爱心资讯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  • 慈善众筹

    已筹款:¥1420125.96
  • 新会区2025年“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”项目

    已筹款:¥21477.41

【慈善个案】智力残疾女童帮扶个案

2025-05-30 00:00

案例背景


小芳,女,7 岁,智力四级残疾。父母离异后,父亲长期缺席其生活,目前由爷爷负责照料。现阶段,她在生活自理、学习认知、社交互动等方面存在显著障碍,需专业服务介入以改善现状。


问题与需求


主要问题


生活自理能力不足:

无法独立完成穿衣、洗漱等基本生活事务,需他人全程协助。


学习认知能力薄弱:

词汇量匮乏,难以理解常见事物,观察和理解能力有待提升。


社交互动障碍明显:

缺乏社交意识,对他人互动无明显反应,无法与同龄人或成人进行有效沟通。


需求评估


专业康复训练需求:

迫切需要针对生活自理、学习认知和社交互动能力的系统训练。



家庭支持强化需求:

爷爷在护理知识和康复训练技巧方面存在不足,需要专业指导以提升家庭支持能力。


社会资源链接需求:

为保障小芳后续入学及康复治疗,需争取特殊教育资源和康复补贴等社会支持。



服务目标


1.提升小芳基础生活自理能力,使其能主动上厕所、穿衣等。

2.增加基础词汇量,能使用简单短语表达需求,如能说出 “我要吃饭”“我想上厕所” 等。

3.建立基础社交意识,能对他人互动做出简单回应,如在他人打招呼时能点头或简单回应 “你好”。

4.联合村委、当地民政,了解当地特殊儿童教育政策,为其后续教育做好准备。


介入过程


接案与建立关系阶段


社工联合村委走访小芳家,通过观察和访谈,了解其家庭环境、成长经历及生活习惯,收集服务所需资料。


为获取家属配合,社工向小芳家属详细说明个案服务的目标、流程,用通俗语言解释服务如何帮助小芳提升生活自理、学习认知和社交互动能力,结合类似案例展现服务效果,打消家属疑虑。


 面对对陌生人抗拒的小芳,社工观察发现她喜欢毛绒玩具和拍手游戏,便以此为切入点,用温和亲切的态度陪她互动。在持续的游戏中,小芳逐渐放下防备,开始回应社工,双方建立起信任关系,为后续服务开展奠定基础。


01.jpg


能力训练及社交改善


1.生活自理能力训练:社工将穿事务分解成简单步骤,如穿衣分为“拿衣服→套头→穿袖子→整理”等步骤。采用正向强化法,每当小芳完成一个步骤或取得进步时,及时给予小贴纸、小零食等奖励,激励其继续努力,逐步培养其自理能力。经过多次训练,小芳会主动上厕所、穿衣服,但便后清洁、复杂衣物穿戴及自主盛饭等精细化动作无法完成,后续将通过分解步骤教学与日常场景强化训练持续推进。


2.学习与认知能力培养:社工与小芳开展设计图片配对、实物辨认等游戏,结合生活场景帮助小芳认识常见事物。通过卡片、实物展示等方式引导小芳模仿发音,鼓励小芳用所学词汇表达需求。经过几次训练后,小芳看到苹果时会说出“苹果”,在社工的引导下说出“吃苹果”,词汇量逐渐提升并学会使用短语。


3.社交互动能力改善:社工通过角色扮演、情景模拟等方式,教授小芳基本社交技巧,如眼神交流、简单问候等。训练初期,小芳对眼神接触存在回避反应,社工通过递玩具、击掌等正向强化方式,逐步建立其互动安全感。经过4次针对性训练后,小芳观察到社工入户时,能主动转动身体面向社工,伴随嘴角上扬,并在3次引导后清晰说出 “社工姐姐好”,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问候的跨越。

 

为推动社交能力向自然场景迁移,社工邀请小芳跟爷爷参与社区活动。面对拘谨羞涩的小芳,社工全程陪伴并耐心引导,帮助她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组队完成游戏任务。小芳和爷爷逐渐打开心扉,在活动中积极互动,顺利迈出了融入社区生活的关键一步。


02.jpg



家庭支持与资源链接


在服务过程中,社工给爷爷提供护理知识和康复训练技巧培训,内容包括如何正确照顾小芳的日常生活、如何进行康复训练等。通过这些学习,爷爷能更自如得教导小芳,缓解了爷爷的照顾压力,提升家庭支持能力。


社工跟村委、当地民政、特殊教育中心沟通,了解到小芳因发病,各项能力逐渐变差,无法入学。需其病情稳定或者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后,才考虑入学事宜。目前特教中心会继续跟进小芳的情况,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。

03.jpg


结案阶段

社工提前梳理好个案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与重要成果,以温和且富有亲和力的态度,引导案主和爷爷一起回忆服务过程。社工运用生动的描述,将服务期间解决问题的经过、取得的进展一一呈现,例如提及案主曾经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逐步克服。回顾结束后,社工真诚地与案主交流评估结果,明确表示服务目标已基本达成。考虑到案主可能产生的情绪波动,社工以耐心、关切的语气告知其个案服务即将结案,并详细解释后续仍会定期入户回访,如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社工。


服务评估


在为期6个月的专业服务介入后,小芳及其家庭在多维度实现显著转变,达成预期服务目标,具体成效如下:


一、个人能力提升显著


(一)生活自理能力突破

通过系统化训练与日常生活场景融合,小芳已能独立完成如厕、穿衣,能自主使用勺子进食,其中自主如厕成功率达90%。


(二)学习认知能力进阶

小芳的词汇量从初始匮乏状态扩展至30余个,能够运用“我要吃饭”“我想上厕所”等简单短语清晰表达需求与认知。在分类、拼图等认知训练中,她能够准确说8个常见物的名称,并准确区分常见物品类别,观察力与理解能力显著提升。


(三)社交互动能力提升

从对他人互动无明显反应,到建立稳定社交意识。小芳会与他人进行目光对视和简单交流,在集体活动中表现活跃,初步融入了集体生活。



二、家庭支持效能提升


爷爷通过培训,熟练掌握智力残疾儿童护理知识与康复训练技巧,能够在家中持续开展穿衣训练、绘本阅读等辅助活动。同时,在社工心理支持下,爷爷照料压力有效缓解,从初期的焦虑无助转变为积极乐观,主动参与社区活动,家庭支持系统得到稳固强化。


三、社会资源链接成功


目前特教中心会继续跟进小芳的情况,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。

 综合评估,小芳在个人能力、家庭支持与社会资源三方面均取得理想成效,实现服务目标预期。后续将持续跟进,确保其康复与成长的可持续性。


专业反思

本次服务综合运用正向强化法、多感官教学法、情景模拟等专业方法,有效激发小芳参与积极性。例如,通过贴纸奖励、击掌鼓励等正向强化,强化其正确行为;利用有声绘本、实物卡片等多感官教具,提升学习兴趣。但在家庭协同训练环节,对爷爷实操指导的持续性不足,导致部分训练技巧未能在家中稳定落实。未来应增加上门指导频次,建立“训练日志”反馈机制,实时跟踪家庭训练情况,确保服务方法在家庭场景中的延续性。


 此次个案服务让我深刻认识到,特殊儿童服务需兼具专业性与灵活性,在精准评估、有效干预的同时,注重多方协作与资源整合。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策略,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优质、可持续的专业支持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新会区慈善会 版权所有,本网站标注来自本站内容均为原创,转载请保留来源

地址: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圭峰路40号104-107号

电话:0750-6607666 传真:0750-6602133 粤ICP备18021642号-1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江门市新会区慈善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