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2-20 00:00
新会区慈善会第八届慈善公益创投活动
于12月18日顺利开展中期评估
今年活动涉及哪些公益服务
我们一起看看!
“慈心向善 公益前行”慈善文化弘扬项目
截至11月底,项目通过走进社区、整合慈善资源、结对探访等共开展慈善宣传活动13场。其中,包括“6·30”助力乡村振兴、中华 慈善日、重阳爱心义卖等大型主题活动;结合“慈善+非遗”“慈善+中秋”,深入儿童福利院、养老院等开展慈善弘扬活动,吸引社会 更多的人共同关注慈善事业。
实现慈善文化进校园。在都会学校、创新初级中学建立了校园爱心义卖区,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爱心捐赠活动。链接资源方面,整合新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爱心商家超80家,为我区困境儿童、困难家庭送温暖。
“星星驿站--爱心超市”
残障人士就业初期辅导项目
今年来,项目依托社区康园中心,进一步打造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平台,增设有收银岗、保洁岗、复印岗、空调清洁岗、餐饮岗、直播岗、生产岗、打印岗等多个培训岗位。
将“造星工坊”向“富民工坊”延伸,为社区的残疾人及其家庭、闲散劳动力提供超过35个工作岗位。建立爱心企业资源库并与55家爱心单位达成合作关系,成功推荐3名残疾人实现试岗。
城东慈善超市服务项目
项目作为我区首个慈善超市服务试点,充分发挥帮扶救困的核心功能,半年来共向低保困难户共发放物资85份;开展“微心愿”认领,共为我区45户困难家庭实现“微心愿”。
发挥慈善资源中转站功能。积极发动社会募捐,截至11月,累计接收6家企业及个人捐赠物品共3961份;开展义卖活动8场,设立慈善超市专项基金广泛接受社会慈善资金。
青少年学习空间改造及心理辅导项目
半年来,项目共为19户困境青少年完成学习空间改造,为其打造适宜身心与学业共同发展的学习环境。发动学习桌椅爱心捐赠、“爱心加油包”认捐活动,截至11月,共收到86份爱心募捐物资,折算物资金额为1.2万余元。
开展心理健康服务。发挥“五社联动”优势,联动社区、社工、爱心人士、志愿者进行入户探访慰问,重点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。以学习空间改造为契机,为有需要的青少年开展社工介入服务。
安心善居——边缘困难群众精准救助
项目为困难家庭、残疾家庭开展居家微改造,包括适老化改造、改善居家照明和线路情况等,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居家安全和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。截至11月,共完成15户困难家庭微改造。
如70岁的残疾长者陈伯,今年因中风跌倒,家里厕所30厘米高的台阶成为了他每次如厕的“一大痛点”。为保证陈伯的居家安全,项目为其把厕所的沉池挖深后再加装座便器和扶手,帮助其彻底解决了问题。
“激发潜能 圆梦启航” 助残服务项目
项目积极带领残障人士参与社会共融,以售货员、陶艺员、应聘者及社区友好大使等,开展参与7场社会融合活动,服务超600人次。
助力残疾人就业方面,为残障人士提供多元的职业实训育体验机会,累计为14名对象提供了1245 小时的职业岗位体验,成功帮助8位残障学员通过推荐企业试岗,并签订劳动合同或入职意向。
从“心”起帆·“逆”路同行
——困难单亲家庭帮扶计划
半年来,项目共为32户困难单亲家庭完成建档,并提供日常上门服务,累计达103人次。开展个案服务13个,涵盖医疗健康、政策咨询、居家改造、学业辅导等,帮助困难单亲家庭解决实际问题。
资源链接方面,与五邑大学志愿团队建立合作关系,为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提供学业辅导服务;链接物力资源约人民币6500元。
慈善纾困——边缘困难群体帮扶项目
项目以睦洲镇、大鳌镇、古井镇、沙堆镇、双水镇、崖门镇辖区的边缘困难群体或非政策内困难群体为服务对象,为他们提供精准帮扶服务。截至11月,共开展个案服务12个,包括情绪资源、资源链接、居家环境改造、临时救助等,另有3个还在跟进中。
如独居老人郭伯,居住环境昏暗、电线老化裸露,自身用电安全意识薄弱,其居家安全存在着较大的隐患。项目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其进行线路改造,加装线槽、插座,更换灯泡等,同时定期上门探访,通过“视频+案例”展示,提高他的居家用电安全意识。
“生命终站的陪伴”临终陪护关怀项目2.0
今年,项目持续深化安宁疗护服务模式,逐步对外输出服务经验,与江门新会康怡康复医院达成合作共识,成功将服务经验复制推广。
进一步拓展社区宣传,提升公众对安宁疗护服务的认知,为2名有需要的社区长者提供个案服务;开展音乐治疗、园艺治疗等,为我区临终长者提供专业服务;发起“云”视频征集,成功帮助服务对象圆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