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19 00:00
新会区慈善会从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和支持残障人士社会融入,自2021年起已连续三届支持的慈善公益创投“激发潜能 圆梦启航”项目,项目以就业年龄段智力、精神残障人士为重点服务对象,通过能力建设、公众教育、社会融合主题服务,发展不同特长的辅助性就业人才,搭建公众教育的融合平台,链接各方资源让残障人士展能增值,增加就业融入机会,促进他们创造价值回馈社会。
精准赋能,陶艺技能点亮希望之光
24岁的小玲(化名)因智力障碍一度陷入自我封闭。向日葵社工团队介入后,通过评估其动手能力强的特点,联合新会区慈善会项目为其定制个人融入计划。经过不断专业指导训练,小玲不仅掌握了捏制、拉坯、上釉等工艺,更从中重获成就感。首批烧制的陶艺杯被义卖,小玲拿到人生第一笔创收收入:“原来我也能赚钱。”
小玲与自己制作的陶艺杯合照
角色蜕变,从学员到社区融合陶艺导师
社工以“优势视角”挖掘小玲的潜能,发展她担任融合活动陶艺小导师。社工通过一年多的活动教学、社交小组辅导,逐步提升其表达及互动能力,由开始紧张得说不出话到后期独立带领社区居民制作作品。这场双向融合教育,让小玲赢得尊重,社区也打破了对残障群体的刻板印象。
小玲以陶艺导师角色指导参与者制作陶艺杯
友好大使,架起社区共融桥梁
凭借陶艺专长及系统训练,赋予角色成为“社区友好大使”,小玲积极参与到多次融合活动传播公益。社工引导小玲参与互动摊位管理,克服紧张与不同人群互动交流,从观察到独立完成招呼公众、解说规则等任务,小玲变得自信,展现了出人意料的沟通能力。一次次互动中,小玲从“被服务者”转变为“服务者”,社交能力显著提升,活跃于多个社区擦亮友好大使名片。
社工指导对象学习社会融入,对象与社区居民摊位互动交流
多元协同,托举稳稳的就业梦
为实现可持续就业圆梦,社工联合慈善会、社区企业、康园中心打造“辅助性-支持性融入就业”,链接各企业单位资源,陪伴协助案主参与实岗训练,争取家属的后盾支持,经过不同岗位实训磨炼,小玲获得推荐就业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一名生产工。从被照顾者到创造者,小玲用4年多的光阴完成这场蜕变,而她的故事,正激励着更多残障青年破茧成蝶。
小玲获推荐就业试岗,正式就业成为生产工
从技能培训到社会融合,从赋能到反哺,小玲的蜕变印证了“多元协同”的力量。社工是支撑基点,对象潜能开发是起点,家庭支持是辅助,慈善资源是杠杆,环境包容是土壤。当各方形成“融合生态”,残障群体不仅能实现融入就业,更能成为推动社会共融的种子。